如何計算回報率

投資Blog 界也經常就如何計算回報率而作出討論, 不過到目前為止好像沒有一個定論。現在小弟分享一下自己計算回報的方法。

延續 如何計算每股平均持貨成本 內的例子, 現加入年初銀行結餘, 存款及取款作例子:

日期
交易內容
1/1/2017
- 年初銀行結餘HK$100,000
1/1/2017
- 以每股 $20 買入 2,000  2800,手續費為HK$100
31/1/2017
- 儲蓄HK$10,000
1/2/2017
- 以每股 $21 買入 2,000  2800,手續費為HK$100
28/2/2017
- 儲蓄HK$10,000
1/3/2017
- 每股派息HK$0.2
31/3/2017
- 提取存款HK$10,000
1/4/2017
- 以每股 $23 賣出 1,000  2800,手續費為HK$100
30/4/2017
- 儲蓄HK$10,000
31/5/2017
- 儲蓄HK$10,000
30/6/2017
- 以每股 $26 賣出 3,000  2800,手續費為HK$100
30/6/2017
- 儲蓄HK$10,000












(舊圖)   (點擊放大原圖)












(新圖)  (點擊放大原圖)

1) 投資利潤:
利潤:   HK$159,400 (本金+資產增值) HK$140,000 (投入本金)
            參考 如何計算每股平均持貨成本 (內有利潤計算方法)
= HK$19,400

(兩種計算方法的差別在於, 當手上只持有股票數量較少的股票時 (e.g. 2 - 3隻股票), 用本文的方法會比較方便, 但當手上持有超過5隻或以上時, 不習慣處理賬目者可能會感到混亂, 如何計算每股平均持貨成本 內的方法一隻一隻去計算則比較清晰。)

 ******************************************************************************************

 廣告時間斗滿物業轉按經已開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透過 WhatsApp 與我們聯絡,會有回贈驚喜!!!

******************************************************************************************


2) 投入本金:
我們可以將投資組合視作一家公司看待, 將儲蓄視作股本, 將投資回報視作公司利潤。通常一般打工仔都是月尾或月頭出糧, 扣減日常使費後就會把剩餘的錢存放入銀行, 待機會來臨時才作出投資。

問題就來了, 很多人會猶豫在計算投資回報時該用年初的銀行結餘 (i.e. HK$100,000), 30/6/2017的銀行結餘 (i.e. HK$159,400), 還是總存入款項 (i.e. HK$150,000) 去計算。

其實以上三者皆非, 正確的本金計法應該是用總存入款項的加權平均數(weighted average)計算, 就以上述例子本金的加權平均數應為:










(點擊放大原圖)

因為股本 (儲蓄) 都是透過每月收取工資然後存放入銀行, 不是年初時已經擁有, 所以用年初銀行結餘計算, 則誇大投資回報率。而30/6/2017的銀行結餘則包括股本和投資利潤,  所以不能使用。若使用總存入款項(i.e. HK$150,000), 則低估投資回報率。

3) 回報率:
回報率: HK$19,400 (利潤) / HK$127,616 (本金加權平均)
            = 15.2%

若以自己的資產視作一家公司去看待的話, 這就是大家在投資書籍或投資blog 經常提及到的ROE (return on equity), 然後大家就可以用DuPont formula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另外, 有人可能會提出應該化作整年計算 (annualized), 不過本人不太認同這種計算方法, 因為化作整年計算的話, 提資回報率將會被倍大至30.4%, 問題是目前股市的已經累計了一定的升幅, 閣下仍有信心下半年能有同樣的升幅嗎? 若然没有, 化作整年計算的意義其實不大 (畢竟會計員都是傾向保守, 哈哈!)

總結:
我經常強調投資回報率, 投資回報率是一個審視個人投資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 尤其適合那些頻繁交易的人, 好多時他們“忙完一大輪”結果投資回報率還不如一個單買指數基金的人。

話說回來, 其實計算投資利潤, 投入本金 投資回報率的方法都不難, 難就難在個人有没有紀律, 把所以投資交易一條一條地紀錄下來而已。

留言

  1. 我用將投資組合視為基金單位,只計external casflow,每日 mark to market,其實就是 modified Dietz model,以時間加權,即是你(2)的模式。

    如果要計單隻股票也可以用 XIRR。

    https://magicianyang.blogspot.hk/2006/09/blog-post_26.html

    在(1)中,我不同意成本可以係零,甚至係負數。呢個概念應該搞清楚,坊間那什麼「零成本投資法」只屬歪理:

    http://magician__ya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465621

    睇睇下仲有個甚麼勞什子的「零成本投資法」。例如買10,000股,每股$1,當股價升到上$1.5之時,便沽出6,667股,取回$10,000「成本」,剩下的3,333股就是「免費」、「零成本」,「心理壓力大減」云云。

    其實呢種只是自欺欺人的說法,mental accounting而已(好多賭仔都係咁諗法)。其實,到你賺到$1.5之時,你副身家已經有$15,000,本來的$10,000早已和賺回來的$5,000「混」在一起,成為一個個體,都是你的「身家」:你沽出2/3身家,取回$10,000,其實就是從「本金」$10,000中取回2/3,即$6,667;又從賺來的$5,000取回2/3,即$3,333。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桶水倒了進泳池裡,就和泳池裡本來的水混和了,點可能任你個腦去安排,以思覺失調大法便可搯返一桶你「本來的水」出來呢?

    (3)同意。GIPS 不容許將少於一年的投資成績做 annualisati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魔術師先生! 投資Blog 界果然高手臨立, 想懶散一點用個簡單方法還是會被發現, 那小弟只好使出真功夫, 哈哈!

      Blog 文已更新, 嚴格來說在會計界內其實應以本文中的方法再配合另一篇文章的方法一齊使用, 以達致check 數效果! (不過工作久自然想去找一個懶一點的方法去完成, 哈哈!)

      刪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