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暢旺, 身边有很多人在談論股票, 其中一位朋友是在一家專為上市公司提供價值評估服務的機構內工作的。
工作上, 我跟他合作的機會每年最少有兩次: 1) 中期報告的資產評估 和 2) 年報的資產評估, 偶然買賣一些子公司時也會找他幫忙評估, 他是一個十分負責任的人, 聯交所每每對我們公司出Q時 (“Q” 是行內術語, 指query), 只要跟他有關的, 他都會願意幫忙答Q而不另作收費。
******************************************************************************************
廣告時間: 斗滿物業轉按經已開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透過
******************************************************************************************
這位朋友知道我很喜歡投資, 所以偶然會打電話給我跟我吹水, 討論一下股票。在最近一次的通話中, 他說他手上持一些匯豐的股票, 全都是幾年前買入的, 平均持貨成本約為$70 左右 (大家可參考 << 如何計算每股平均持貨成本>>),持貨兩年, 匯豐今日的收市價為$78.25, 他在考慮到底要不要出售手上的匯豐股票, 他害怕這次升浪過後, 他又要再坐艇坐多幾年。
大家千万不要以為從事金融行業的都會價值投資, 個個都會懂得計算企業的內在價值。就以我這位朋友為例, 雖然我十分肯定他會做DDM 和 DCF, 而且他做的model 一定比別人的更加仔細, 但我發現原來好多金融行業從業員, 別說運用行業知識, 就連自己所學的一套也不會相信。
歸根究柢都是因為市場充滿着雜訊, 就以企業的資產淨值 (Net assets value) 為例, 在未學習價值投資前, 我一直都以為資產淨值跟股價是一點關係都没有,因為股價每天不停地變動, 而業績每半或每季才公告一次。
打開報章雜誌, 最常看到的是XX公司出了公告打算收購YY公司, 然後YY公司的股價就會大升, 當時股票市場給我的感覚就是若要在股票市場賺錢就必需要有內幕消息, 要在公司出公告前買入股票, 然後等股價上升, 可是我又没有內幕消息, 所以在股票市場賺錢肯定沒有我的份兒。
而且股價的變動好像是不能預測, 又或者好像報章雜誌上面所說, 總會有大戶在操控, 要麼小戶就跟着大戶走, 小戶想要在股票市場賺錢根本是異想天開。
自從我學習價值投資后, 才發現我以前所學的財務知識是多麼的寶貴。在價值投資這個派別中, 最能打動到我的一句話就是:
股票價格最終會回歸企業的內在價值!
看到這一句後, 我恍然大悟, 原來真实的股票市場跟報章雜誌上所渲染的是兩碼子的事。什麼DDM, DCF, EBITDA 和 EV 等, 早就已經在大學學過, 當時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在考試中拿取高分而已, 根本没有認真思考到底學來干嘛。現在有時候我會在想, 是否應該在大學教授金融知識時也應該教識一下大家有關價值投資的理念。
說回這位朋友, 因為我没有研究過匯豐, 所以没有給予他太多意見, 也没有叫他用DDM 去計算匯豐的內在價值, 只是很淡然地跟他說: “如果有得賺咪賣囉!” 說番話的原因有二, 一) 起碼我這番話不會令他蝕錢, 二) 要令一個人(尤其金融行業從業員)去相信並实行價值投資法是一件很難的事。
無他的, 因為像我們這些中小企, 每天要透過一些財技把公司的價格建構出來, 在建構的過程中, 總會涉及一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內容, 所以愈是了解金融行業的人, 就愈不想買賣股票。
我曾經聽過一位ibanker 叫人不要玩股票, 他說股票都是騙人的, 某程度上我是很理解他這番話, 因為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聽到老闆跟莊家的對話, 久而久之就會以為股票市場就如我上述所說。不過自從學習價值投資后, 我學會避開高風險的公司, 選擇安全如盈富基金(2800)的股票。
期待斗滿兄分享計算內在價值的方法
回覆刪除好吧, 我也有打算在這次升浪過後開始買入個股, 到時候分享一下計算方法吧
刪除!
你好, 期望日後更多斗滿兄分享, 多多指教
回覆刪除小子兄你好,謝謝支持,往後多多交流!
刪除很認同您所說....專業金融從業員都不太懂投資....
回覆刪除所以我很少看專業分析...HAHA...
哈哈, 其实那些所謂的專業分析不看也罷!
刪除